最近几天,#猝死# #过劳# #心梗# 等话题,频频登上热搜。#上海白领体检异常率 99%# 的话题再次引发微博热议,让广大当代打工人焦虑起来 。
据 DT 财经的数据显示,从 2013 年开始到 2018 年,上海白领的体检异常率从 94% 上升到了将近 99%。也就是说,100 位白领中只有不到 2 个是完全健康的。
「体检有问题」堪称当代最短的真实恐怖故事。
不少网友吐槽自己:小时候不敢看考试成绩,长大了不敢看体检报告。
就连去做体检,也是件让人压力山大的事。广大被工作榨干的职场人,要做很久的心理建设,毕竟只要不检查,就能假装自己还很健康。
在这里要提醒大家:体检每年都要做,千万不要因为害怕看到体检结果而抗拒体检,及时的体检才能让健康隐患提早暴露。
但不同的人应该做什么体检项目,是有讲究的。选错了项目不仅浪费钱,还可能该查的问题没查出来,反而带来其他不必要的焦虑。
我们常常能收到不少私信问询:
市面上的「至尊」「精选」套餐,到底有什么区别啊?
体检套餐是一分钱一分货,越贵越好吗?
会不会有一些不适合我,白花钱?
体检应该做什么,从来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。看到体检结果的价值,也要看到检查的误差、成本、并发症。「成本——效果」永远在博弈权衡。
我们可以确定的只有:体检不是越多越好,也不是一个套餐对所有人都适合。如果有条件,最好是能在体检之前,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咨询一下专业医生的推荐建议。
1、针对全人群,这些基础的项目不能少
基础体检项目
一般检查 |
身高、体重、血压、腰围 |
内外科体检 |
内脏触诊,皮肤、淋巴结、脊柱四肢、神经系统检查等 |
血液检查 |
血常规、肝功能、肾功能、血脂、空腹血糖 |
尿常规 |
尿糖、尿细胞 |
粪常规 |
粪常规、隐血 |
超声检查 |
肝、肾、胆、胰、脾 |
幽门螺杆菌检查 |
一次检查确认感染情况即可 |
眼科 |
眼科常规、视觉、视底 |
耳鼻喉科 |
耳鼻喉常规、听觉、嗅觉 |
口腔 |
牙体、牙周、口腔黏膜等 |
抑郁筛查 |
|
2、女性可以增加乳腺和妇科的检查
女性增加项目
乳腺 |
常规查体、乳腺超声(40 岁以上的女性每年查 1 次乳腺钼靶和乳腺超声检查) |
妇科 |
妇科检查、妇科超声 |
|
25 岁以上有性生活者查 TCT、HPV,检查方式有多种选择,比如 5 年一次的 TCT、HPV 联合检查 |
3、50 岁以上的人群还要注意增加这些项目
50 岁以上人群增加项目
肠镜 |
有些国家建议 45 岁就可以检查了,如果有家人得过结直肠癌等高危因素,检查时间可以提前 |
胃镜 |
更推荐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从 40 岁开始 |
骨密度 |
65 岁以上女性筛查骨质疏松 |
低剂量肺 CT |
长期吸烟者 |
PSA |
男性前列腺癌筛查存在争议,可以作为可选项 |
4、不同基础疾病的人群注意增加这些项目
特殊人群 / 已有疾病随访检查
高血压患者 |
尿常规(主要注意尿蛋白与有无血尿)、血生化(主要是电解质、肌酐、尿酸、血糖检查)、血脂全套、心电图检查,必要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|
糖尿病患者 |
糖化血红蛋白(每年最少 2 次)、血脂全套、血生化(肝功能、肌酐)、尿白蛋白、心电图、视网膜检查、足部检查、牙科检查等 |
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 |
一般最少每半年就要进行乙肝病毒 DNA、肝功、肝脏超声、乙肝五项检查。40 岁之后还推荐 AFP 检查 |
高尿酸血症患者 |
尿酸监测、血糖、血脂、血肌酐、血压、尿蛋白检查、肾脏超声检查 |
肥胖人群 |
睡眠呼吸监测、抑郁筛查、血压、血糖、血脂检测、心电图、运动负荷试验 |
吸毒人员 |
丙肝、乙肝、HIV 等血液传播疾病;胸片;血常规;C 反应蛋白 |
男性同性行为者 |
丙肝、乙肝、HIV 等血液传播疾病;胸片;血常规;C 反应蛋白 |
慢性肾脏病长期透析者 |
胸片;肝肾功能;血常规;丙肝、乙肝、HIV 等血液传播疾病 |
冠心病患者 |
血液检查:胆固醇、甘油三酯、血糖、脂蛋白以及纤维蛋白原、C 反应蛋白、同型半胱氨酸等水平,这些水平异常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;超声心动图(可以发现心脏坏死区或缺血区室壁运动异常,了解左心室功能如射血分数等。帮助诊断冠心病、除外其他心脏疾病);放射性核素检查;冠脉CT血管成像(CTA);冠脉造影(因为是有创检查,请根据专业医生意见选择是否需要做。);运动负荷试验 |
运动员或者可能进行高强度运动的普通人群 |
14 岁开始医生体检(个人史、家族史采集,听诊心脏杂音等体格检查)。35 岁以上心电图检查;如果有高血压、吸烟、糖尿病等,或者是进行马拉松等特殊高强度运动前,进行运动负荷试验。65 岁以上,运动负荷试验 |
5、体检前这几件事情要注意
最后提醒下大家,体检前这几件事情要注意,否则容易误诊还白花钱。
1. 体检前 8 个小时不要吃东西
空腹采血是体检的基本要求。因为血液检查指标的正常值,是按照健康人群的空腹抽血结果设定的。吃东西会引起血糖、血脂等结果变化,导致检查的结果无法准确反映身体状况。那需要空多久呢?
空腹一般是指至少 8 小时不吃东西,果汁、奶、茶水、咖啡等饮料也不行。直到体检结束,再进食。
2. 体检前不要大量喝水
如果需要做腹部 B 超,尤其是需要观察胆囊的话,要避免大量饮水。起床抿一小口是可以的,但喝个 500 毫升可就不合适了。
3. 体检前,注意清淡饮食、不要喝酒
体检的前 3 天注意清淡饮食。太油腻的食物会引起身体甘油三酯增高,影响肝功能检查。一些含血的动物内脏,比如猪肝、鸭血等则会引起粪便隐血试验的「假阳性」。
体检前一周,不要喝酒。否则会影响肝的转氨酶及血尿酸水平,让医生无法准确判断检查者肝脏的健康状况。
4. 体检前 3 天不要剧烈运动
剧烈运动会影响血压和心率的变化,会促进胰岛素、糖皮质激素的释放,还会消耗能量,影响血糖水平。
建议体检前 3 天尽量少做剧烈运动,否则检查结果有异常了,医生又会建议重新采血复查,耗钱耗时耗精力。
5. 体检时不要隐瞒病情
有的患者担心暴露隐私,在医生问诊时有意无意隐瞒身体上问题,比如以前患过乙型肝炎、有便中带血等。
医生的问诊和查体可以发现机器无法检出的不良习惯,比如吸烟喝酒吃太多,也能检查出机器无法发现的健康问题,比如脊柱侧弯或脚气等。
如果真是为了自己好,诚心建议大家不要和医生玩「我藏你猜」的游戏。
12月15日,A股大指数集体调整,医药股回调,电力股走强
这样体检,高效不花冤枉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