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一儿童节的那天,想必有很多家长给自己的小孩准备了礼物,希望自己的小孩子能开开心心的,却有越来越多看似无忧无虑的孩子,患上了抑郁症。
中国儿童中心于2006年发布的《中国儿童的生存与发展:数据和分析》中,中国 17 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,至少有 3000 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。
国外的研究发现,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抑郁症状明显增多,有抑郁症状的占 20%~44%,这也是导致青少年自杀的关键因素。[1]
心理学上,抑郁源于对自我的攻击,而孩子会有很强的自我厌恶和低自尊感,并非凭空而生,很大程度上,它与家长的日常相处息息相关,比如父母对孩子说的某句话,就像锋利的刀子,伤害着孩子。
1. “明明很简单的事,你怎么这么笨?”
对于小孩子来说,父母的评价,就是他认识自我的通道。
当一个孩子,遇到任何事情,都成了自己的错,当他遇到任何难处,都只有讥讽和指责。在父母的否定和指责中,他慢慢失去了价值感,小时候学会了讨好,长大后走进了抑郁。
在这样的世界里,孩子的信心被一点点消磨掉,自尊被一步步被打击,最终坠进黑暗。
正确的处理方式:
● 对孩子要多点耐心,如果小孩做错了,可以说:错了没关系,再试几次一定会成功的;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呢!
● 鼓励孩子多尝试,而不是聚焦在能不能做到。
● 当你的耐心已经到了“火山边缘”,请深呼吸,或者通过倒水、暂时走开等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和怒火。
2. “除了哭,你还会什么?”
许多父母,很难愿意承认孩子所遭受的痛苦和不良情绪。如果小孩的冰淇淋掉地上了就会忍不住哇哇大哭,这时候大人往往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指责:“除了哭,你还会干什么?”
其实情绪像是洪水、宜疏不宜堵,哭只是表达和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,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、也无关性别。
亲子关系中,情感忽视是比暴力更残忍的存在。
盲目的坚强教育,无处宣泄的情绪,只会使得孩子越来越脆弱;硬吞下去的眼泪,只会让他内心的委屈更汹涌澎湃。
被压抑的情绪,可能会为孩子成年后的工作、生活埋下不可忽视的巨雷。情感忽视,比起暴力相待,虽不伤身,却处处诛心。
正确的处理方式:
● 不训斥,不制止,不贴标签,允许孩子用哭表达脆弱。
● 倾听孩子哭泣的原因,肯定孩子的情绪。
● 教孩子说出感受,练习用「我觉得……是因为……我希望……」这类句式来诉说,引导小孩用表达代替哭泣。
3. “你再这么不听话,我就不要你了。”
很多家长在教育中总会犯一个错误,就是用恐吓吓唬的方式惩罚孩子。
毕竟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,父母就是权威的化身,他们说的每一句话,都会让孩子信以为真,更会让他们产生怀疑:“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我?”
很多孩子,因为小时候消化不了大人的玩笑,成长过程中会一直伴随着不安全感。时间一长,就会给他们埋下怀疑的种子,他们慢慢学会了看别人脸色,变得患得患失。
正确的处理方式:
● 当孩子不听话时,家长要尝试放下权威,站在孩子的角度,试着去理解孩子,并和孩子进行沟通;
● 用舒缓的语气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,教孩子学会表达。
4、“看看别人家的孩子, 你再看看你,我怎么就生了你这样的。”
大部分的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对比:
“你看看XX家的孩子,数学考得那么好,你应该多向TA学习”
“你看XX小朋友那么听话,你怎么那么淘气?”
父母想以此想督促自己的孩子,结果不知不觉就伤害了孩子。很多抑郁自闭的孩子,很多原因就是因为父母的不肯定。
“高期望、高焦虑、高社会比较”成为家长群体的主要社会心理现象,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。
很多小孩从小在妈妈的否定、要求、拒绝和指挥下长大,耳边充斥着永远是“别人家孩子怎样怎样”,身上背负着父母沉重的期许。[2]
但孩子应对这些压力、挑战的能力不足,他们不知道怎么去改变不如意的现状,便一步步陷入焦虑之中,久而久之,全面的崩塌就开始了。
正确的处理方式:
● 别只盯着别人家的孩子,多关注自己孩子的优点。
● 教育孩子不应统一模式,要因材施教,让孩子学会跟自己比赛,让孩子以他自己的节奏成长。
有人说,为什么孩子一出现心理问题,就一定要扯到原生家庭。
因为,导致孩子抑郁生病的因素有很多,最根本的源头,是他们没有价值感,不喜欢自己,感知不到爱。
父母的积极反馈,就是孩子最大的能量来源,因此,给孩子多一些拥抱,少一些威胁;多一些爱护,少一些逼迫吧,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孩子:我始终是爱你的。
我们不应只在六一儿童节这天让孩子获得快乐,而是要时刻关注孩子,让他们每一天都能健康快乐。
希望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可以治愈他的童年,而不是终其一生都在治愈童年!
参考文献:
[1].Bandura, A. (1977). Self-efficacy: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. Psychological Review, 84, 191–215.
[2].《儿童抑郁症状与家庭因素的关系》,李小彩,赵丽娜等。
[3]. Bandura, A. (1988). Self-efficacy conception of anxiety. Anxiety Research, 1, 77-98. doi:10.1080/10615808808248222